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学会动态 > 正文

2024第八期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青年论坛暨北航无人系统研究院长鹰论坛召开

发布时间: 2024-05-20 12:13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5月11日,2024第八期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青年论坛暨北航无人系统研究院长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主办,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空中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无人飞行系统先进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北航-二院二部集群智能控制联合实验室、北航-四院十七所智能协同与感知联合实验室、北航-一院研发部航天集群智能联合实验室、北航-沈阳所航空智能联合实验室等单位联合承办。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领域相关高校、院所和企业等80多个单位的150余名代表线下参加了论坛。

图片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唐漾、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韩红桂、北京大学研究员李忠奎、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刘准钆、清华大学副教授黄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朱善迎、浙江大学教授吴争光、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金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程龙、东北大学教授杨涛、航空工业沈阳所高工刘仲、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宁晓琳、清华大学副教授孟子阳、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博辉、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叶茂娇、东南大学教授温广辉、航天科技五院研究员仲小清等18位青年专家、学者分别以“集群系统智能优化和博弈决策”“城市污水再生过程协同优化控制”“集群协同任务规划的形式化方法”“不确定信息信任融合目标识别”“面向高效视觉生成的模型设计与算法研究”“工业网络系统分布式优化:鲁棒性 vs 隐私性”“马尔可夫跳跃系统的异步控制与滤波”“自主地面移动平台感知、规划与控制”“基于快速牵拉机器人的痉挛缓解方法”“分布式非凸优化研究进展”“智能空中博弈中的人机混合智能应用”“脑机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及系统”“航天器天文导航的研究进展”“人工智能辅助的自主导航技术”“复杂多无人信息物理系统智能感知与分布式集群控制”“基于博弈方法的欧拉-拉格朗日系统分布式编队控制”“网络群体智能理论与技术”“天基通信感知协同探讨”为主题作特邀报告。

论坛聚焦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相关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等内容。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供稿

责任编辑:唐志荣

2024第八期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青年论坛暨北航无人系统研究院长鹰论坛召开


5月11日,2024第八期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青年论坛暨北航无人系统研究院长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主办,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空中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无人飞行系统先进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北航-二院二部集群智能控制联合实验室、北航-四院十七所智能协同与感知联合实验室、北航-一院研发部航天集群智能联合实验室、北航-沈阳所航空智能联合实验室等单位联合承办。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领域相关高校、院所和企业等80多个单位的150余名代表线下参加了论坛。

图片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唐漾、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韩红桂、北京大学研究员李忠奎、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刘准钆、清华大学副教授黄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朱善迎、浙江大学教授吴争光、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金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程龙、东北大学教授杨涛、航空工业沈阳所高工刘仲、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宁晓琳、清华大学副教授孟子阳、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博辉、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叶茂娇、东南大学教授温广辉、航天科技五院研究员仲小清等18位青年专家、学者分别以“集群系统智能优化和博弈决策”“城市污水再生过程协同优化控制”“集群协同任务规划的形式化方法”“不确定信息信任融合目标识别”“面向高效视觉生成的模型设计与算法研究”“工业网络系统分布式优化:鲁棒性 vs 隐私性”“马尔可夫跳跃系统的异步控制与滤波”“自主地面移动平台感知、规划与控制”“基于快速牵拉机器人的痉挛缓解方法”“分布式非凸优化研究进展”“智能空中博弈中的人机混合智能应用”“脑机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及系统”“航天器天文导航的研究进展”“人工智能辅助的自主导航技术”“复杂多无人信息物理系统智能感知与分布式集群控制”“基于博弈方法的欧拉-拉格朗日系统分布式编队控制”“网络群体智能理论与技术”“天基通信感知协同探讨”为主题作特邀报告。

论坛聚焦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相关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等内容。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供稿

责任编辑:唐志荣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2024第八期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青年论坛暨北航无人系统研究院长鹰论坛召开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20 12:13

5月11日,2024第八期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青年论坛暨北航无人系统研究院长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主办,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空中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无人飞行系统先进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北航-二院二部集群智能控制联合实验室、北航-四院十七所智能协同与感知联合实验室、北航-一院研发部航天集群智能联合实验室、北航-沈阳所航空智能联合实验室等单位联合承办。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领域相关高校、院所和企业等80多个单位的150余名代表线下参加了论坛。

图片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唐漾、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韩红桂、北京大学研究员李忠奎、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刘准钆、清华大学副教授黄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朱善迎、浙江大学教授吴争光、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金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程龙、东北大学教授杨涛、航空工业沈阳所高工刘仲、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宁晓琳、清华大学副教授孟子阳、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博辉、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叶茂娇、东南大学教授温广辉、航天科技五院研究员仲小清等18位青年专家、学者分别以“集群系统智能优化和博弈决策”“城市污水再生过程协同优化控制”“集群协同任务规划的形式化方法”“不确定信息信任融合目标识别”“面向高效视觉生成的模型设计与算法研究”“工业网络系统分布式优化:鲁棒性 vs 隐私性”“马尔可夫跳跃系统的异步控制与滤波”“自主地面移动平台感知、规划与控制”“基于快速牵拉机器人的痉挛缓解方法”“分布式非凸优化研究进展”“智能空中博弈中的人机混合智能应用”“脑机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及系统”“航天器天文导航的研究进展”“人工智能辅助的自主导航技术”“复杂多无人信息物理系统智能感知与分布式集群控制”“基于博弈方法的欧拉-拉格朗日系统分布式编队控制”“网络群体智能理论与技术”“天基通信感知协同探讨”为主题作特邀报告。

论坛聚焦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相关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等内容。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供稿

责任编辑:唐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