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学会动态 > 正文

2024第二届指挥控制安全大会在武汉召开

发布时间: 2024-04-23 14:51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4月20—21日,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主办,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网络空间安全专委会承办的2024第二届指挥控制安全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大会以“智能时代的指挥控制安全”为主题,包含10个主题报告和3场分论坛,邀请众多政府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面向网云融合安全、智能无人安全、数据模型安全、网络智能防御、自动化安全测试等热点领域,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

军事科学院某中心科技委主任苏金树在《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防护的变与不变》的主题演讲中指出,网络基础设施安全是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和关键,分析了网络空间的复杂性,包括设备规模,协议规模,硬件逻辑,软件代码,智能模型等;并从层次、要素、位置三个维度,模型、协议、算法等九个要素分析网络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创新的角度,提出若干安全防护策略。

国防大学原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徐纬地作《军用人工智能发展与国际博弈》主题演讲,深度剖析了军用AI发展现状,并针对现今所面临的前沿问题分享了新思考。

青海大学校长史元春在《人机混合推演决策》主题演讲中提出,面向多变、复杂、创造性、不确定性的智能应用场景,亟需更强大、高效的智能系统。针对人机共生未来的展望,史校长也分享了现阶段研究成果——人机混合多智体操作系统的建设情况。

天融信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晋钢在《对智能指挥控制系统安全的初步思考》主题演讲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指挥控制OODA环的不断演进。人工智能技术深刻影响着指挥控制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引领指挥控制系统深刻变革。安全体系架构、安全理论模型、安全管理框架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探索全新安全体系,横向拓展 AI全生命周期安全,纵向融合网络安全、功能安全是有效的应对之道。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庄洪林作《智能时代信息系统极限生存思考》主题演讲,从信息系统极限生存的内涵要义、信息系统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智能时代信息系统极限生存思考三大方面展开专业的讲解分享。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教育部国产基础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吴庆波在《AI OS 的发展与展望》主题演讲中指出,AIOS是OS也是AI,是从传统操作系统到云端操作系统,再到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

中国电科集团首席专家杨军在《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指控建设管理领域赋能实践》主题演讲中介绍流大模型是当前技术发展热点、国家和行业关注重点。

腾讯安全威胁情报专家毕磊作《威胁情报智能化发展与赋能合作实践》主题演讲。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使得威胁情报分析更加智能化。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周世杰作《人工智能安全检测技术》主题演讲,围绕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后门攻击、对抗攻击及投毒攻击下引发的安全性和鲁棒性问题,对感知式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脆弱性机理分析、智能系统安全性基线分级防护要求及防护策略、智能系统安全性分析及评测、智能系统脆弱性防御加固等人工智能安全检测与增强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

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执行院长程光在《加密网络流量测量和分析》主题演讲中指出,流量加密化为用户和公司提供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但给ISP与网络安全监管部门在网络管理、信息取证、网络安全等方面带来了挑战。

4月21日,召开“数据安全分论坛”“人工智能与安全分论坛”和“网云融合安全分论坛”三场专题论坛,来自中国科学院信工所体系结构安全研究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天融信科技集团等单位的17位专家为大会作了专题报告。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供稿

责任编辑:唐志荣

2024第二届指挥控制安全大会在武汉召开


4月20—21日,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主办,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网络空间安全专委会承办的2024第二届指挥控制安全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大会以“智能时代的指挥控制安全”为主题,包含10个主题报告和3场分论坛,邀请众多政府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面向网云融合安全、智能无人安全、数据模型安全、网络智能防御、自动化安全测试等热点领域,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

军事科学院某中心科技委主任苏金树在《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防护的变与不变》的主题演讲中指出,网络基础设施安全是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和关键,分析了网络空间的复杂性,包括设备规模,协议规模,硬件逻辑,软件代码,智能模型等;并从层次、要素、位置三个维度,模型、协议、算法等九个要素分析网络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创新的角度,提出若干安全防护策略。

国防大学原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徐纬地作《军用人工智能发展与国际博弈》主题演讲,深度剖析了军用AI发展现状,并针对现今所面临的前沿问题分享了新思考。

青海大学校长史元春在《人机混合推演决策》主题演讲中提出,面向多变、复杂、创造性、不确定性的智能应用场景,亟需更强大、高效的智能系统。针对人机共生未来的展望,史校长也分享了现阶段研究成果——人机混合多智体操作系统的建设情况。

天融信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晋钢在《对智能指挥控制系统安全的初步思考》主题演讲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指挥控制OODA环的不断演进。人工智能技术深刻影响着指挥控制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引领指挥控制系统深刻变革。安全体系架构、安全理论模型、安全管理框架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探索全新安全体系,横向拓展 AI全生命周期安全,纵向融合网络安全、功能安全是有效的应对之道。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庄洪林作《智能时代信息系统极限生存思考》主题演讲,从信息系统极限生存的内涵要义、信息系统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智能时代信息系统极限生存思考三大方面展开专业的讲解分享。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教育部国产基础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吴庆波在《AI OS 的发展与展望》主题演讲中指出,AIOS是OS也是AI,是从传统操作系统到云端操作系统,再到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

中国电科集团首席专家杨军在《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指控建设管理领域赋能实践》主题演讲中介绍流大模型是当前技术发展热点、国家和行业关注重点。

腾讯安全威胁情报专家毕磊作《威胁情报智能化发展与赋能合作实践》主题演讲。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使得威胁情报分析更加智能化。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周世杰作《人工智能安全检测技术》主题演讲,围绕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后门攻击、对抗攻击及投毒攻击下引发的安全性和鲁棒性问题,对感知式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脆弱性机理分析、智能系统安全性基线分级防护要求及防护策略、智能系统安全性分析及评测、智能系统脆弱性防御加固等人工智能安全检测与增强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

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执行院长程光在《加密网络流量测量和分析》主题演讲中指出,流量加密化为用户和公司提供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但给ISP与网络安全监管部门在网络管理、信息取证、网络安全等方面带来了挑战。

4月21日,召开“数据安全分论坛”“人工智能与安全分论坛”和“网云融合安全分论坛”三场专题论坛,来自中国科学院信工所体系结构安全研究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天融信科技集团等单位的17位专家为大会作了专题报告。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供稿

责任编辑:唐志荣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2024第二届指挥控制安全大会在武汉召开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3 14:51

4月20—21日,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主办,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网络空间安全专委会承办的2024第二届指挥控制安全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大会以“智能时代的指挥控制安全”为主题,包含10个主题报告和3场分论坛,邀请众多政府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面向网云融合安全、智能无人安全、数据模型安全、网络智能防御、自动化安全测试等热点领域,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

军事科学院某中心科技委主任苏金树在《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防护的变与不变》的主题演讲中指出,网络基础设施安全是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和关键,分析了网络空间的复杂性,包括设备规模,协议规模,硬件逻辑,软件代码,智能模型等;并从层次、要素、位置三个维度,模型、协议、算法等九个要素分析网络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创新的角度,提出若干安全防护策略。

国防大学原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徐纬地作《军用人工智能发展与国际博弈》主题演讲,深度剖析了军用AI发展现状,并针对现今所面临的前沿问题分享了新思考。

青海大学校长史元春在《人机混合推演决策》主题演讲中提出,面向多变、复杂、创造性、不确定性的智能应用场景,亟需更强大、高效的智能系统。针对人机共生未来的展望,史校长也分享了现阶段研究成果——人机混合多智体操作系统的建设情况。

天融信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晋钢在《对智能指挥控制系统安全的初步思考》主题演讲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指挥控制OODA环的不断演进。人工智能技术深刻影响着指挥控制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引领指挥控制系统深刻变革。安全体系架构、安全理论模型、安全管理框架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探索全新安全体系,横向拓展 AI全生命周期安全,纵向融合网络安全、功能安全是有效的应对之道。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庄洪林作《智能时代信息系统极限生存思考》主题演讲,从信息系统极限生存的内涵要义、信息系统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智能时代信息系统极限生存思考三大方面展开专业的讲解分享。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教育部国产基础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吴庆波在《AI OS 的发展与展望》主题演讲中指出,AIOS是OS也是AI,是从传统操作系统到云端操作系统,再到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

中国电科集团首席专家杨军在《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指控建设管理领域赋能实践》主题演讲中介绍流大模型是当前技术发展热点、国家和行业关注重点。

腾讯安全威胁情报专家毕磊作《威胁情报智能化发展与赋能合作实践》主题演讲。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使得威胁情报分析更加智能化。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周世杰作《人工智能安全检测技术》主题演讲,围绕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后门攻击、对抗攻击及投毒攻击下引发的安全性和鲁棒性问题,对感知式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脆弱性机理分析、智能系统安全性基线分级防护要求及防护策略、智能系统安全性分析及评测、智能系统脆弱性防御加固等人工智能安全检测与增强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

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执行院长程光在《加密网络流量测量和分析》主题演讲中指出,流量加密化为用户和公司提供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但给ISP与网络安全监管部门在网络管理、信息取证、网络安全等方面带来了挑战。

4月21日,召开“数据安全分论坛”“人工智能与安全分论坛”和“网云融合安全分论坛”三场专题论坛,来自中国科学院信工所体系结构安全研究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天融信科技集团等单位的17位专家为大会作了专题报告。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供稿

责任编辑:唐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