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国学会依法办会,助力世界一流学会、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学会服务中心9月、10月相继举办了2020年科技法律专题宣讲活动和全国学会法律实务培训。应广大学会要求,便于随时随地学习,中心整合法律宣讲、培训视频资源,在学会服务“智汇”平台开辟了法律专属课程栏目。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作为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到底有多少秘密?她的历史沿革、体系架...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自此迈入了民法典时代。 孟德斯鸠曾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民法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全国学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需要关注《民法典》的哪些方面?为帮助全国学会及科技工作者了解和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权益,我们撰写了4期解读文章,将陆续发布在“法律小讲堂”栏目,敬请...
1.中国民法典诞生近期,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的诞生将深刻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
1.我国出台了哪些法律来维护科技工作者的权益?科技是第一产生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为了维护科技工作者权益,我国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宪法》规定了科技工作者从事科研工作的权利和自由;《著作权法》《专利法》规定维护科技工作者的科研作品、发明创造等知识产权;《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了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经济融合的相关措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权益。相关...
1.学会员工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发生意外事故或者感染新冠肺炎,是否属于工伤?在疫情期间,如果员工在从事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或感染肺炎病毒是可能被认定为工伤的。相关法条:《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二项规定,职工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问题...
1.学会复工复产需要符合哪些条件?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各地复工复产条件存在差异。学会及分支机构应该按照机构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确定是否满足复工复产条件。按照北京市要求,除国家和北京市根据防疫情况公布的复工复产限制措施外,对复工复产不设置前置审批审核,各单位在遵守防控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自主决定复工复产。相关法条: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等五部门《关于做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通告》指出...
1.民政部印发《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指引》近日,为引导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继续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民政部办公厅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印发了《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指引》。 《指引》要求,志愿服务组织要合理设置志愿服务岗位和服务时长,加强对志愿者的心理支持,不让志愿者带病上岗、长时间高负荷服务,确保志愿者身心健康,在安排志愿者参与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