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江苏省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江苏南京开幕。本次大会以“打造新外科、迎接‘十五五’”为主题,设特邀报告及专题报告,就中医外科疾病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交流,同时对中医外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主论坛围绕中医外科创新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科研思路展开交流。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李曰庆以“活血化瘀法在男科疾病的应用”为题,指出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的核心病机为血瘀,并通过临床数据展示了活血化瘀类药物的独特疗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裴晓华作“对外科中药新药研发临床需求与创新方向的认识”报告,介绍了中药新药评审机制改革,以案例阐释研发痛点与突破点。天津中医药大学王红通过“腹部外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与研究”报告,简述了现代西医原理与五脏生克制化理论的联系,系统展示了中西医结合在腹部外科领域的成功模式与显著优势。江苏省中医院江志伟以“以创新驱动打造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三位一体’新模式”为题,介绍了AI中医药等智慧医疗建设,强调数字化和多学科联合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副主任苏祥飞以“中医药标准化助力外科高质量发展”为题,梳理了中医外科标准化建设的新进展,并指出首要任务在于统筹谋划,构建标准体系。
随后发布了《甲状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与《化腐清创术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本次年会还设置了三个分论坛。疮疡周围血管疾病分论坛主题涵盖常见难治病的规范化诊疗、新理论构建、名医经验传承、学科研究前沿和进展等;甲乳外科分论坛内容覆盖了从前沿基础研究、新药研发到精准外科手术的完整链条;外治法分论坛生动诠释了“理论现代化、技术可视化、应用精准化”的发展脉络,彰显了中医外治法与现代科技交叉融合的广阔前景。
中华中医药学会 供稿
11月1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江苏省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江苏南京开幕。本次大会以“打造新外科、迎接‘十五五’”为主题,设特邀报告及专题报告,就中医外科疾病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交流,同时对中医外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主论坛围绕中医外科创新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科研思路展开交流。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李曰庆以“活血化瘀法在男科疾病的应用”为题,指出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的核心病机为血瘀,并通过临床数据展示了活血化瘀类药物的独特疗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裴晓华作“对外科中药新药研发临床需求与创新方向的认识”报告,介绍了中药新药评审机制改革,以案例阐释研发痛点与突破点。天津中医药大学王红通过“腹部外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与研究”报告,简述了现代西医原理与五脏生克制化理论的联系,系统展示了中西医结合在腹部外科领域的成功模式与显著优势。江苏省中医院江志伟以“以创新驱动打造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三位一体’新模式”为题,介绍了AI中医药等智慧医疗建设,强调数字化和多学科联合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副主任苏祥飞以“中医药标准化助力外科高质量发展”为题,梳理了中医外科标准化建设的新进展,并指出首要任务在于统筹谋划,构建标准体系。
随后发布了《甲状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与《化腐清创术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本次年会还设置了三个分论坛。疮疡周围血管疾病分论坛主题涵盖常见难治病的规范化诊疗、新理论构建、名医经验传承、学科研究前沿和进展等;甲乳外科分论坛内容覆盖了从前沿基础研究、新药研发到精准外科手术的完整链条;外治法分论坛生动诠释了“理论现代化、技术可视化、应用精准化”的发展脉络,彰显了中医外治法与现代科技交叉融合的广阔前景。
中华中医药学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