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学会动态 > 正文

2025年通信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在无锡举办

发布时间: 2025-08-26 16:36 来源: B-19 中国电子学会

8月15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与中国通信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通信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在江苏无锡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前沿理论、关键技术及产业应用展开研讨。大会主席陆建华、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曹学勤、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宋彤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大会特邀报告环节,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以“超融合网络架构研究与实践”为题,提出“云网一体、超融合生态系统”理念,破解网络统一性与多样性矛盾,为6G愿景实现提供新范式。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尹浩聚焦“物联网标准发展总体态势与问题挑战”,剖析技术碎片化、安全风险等痛点,呼吁构建统一开放的全球标准体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史生才分享“太赫兹望远镜与通信应用”,揭示太赫兹技术在通信领域的潜力,探索下一代超高速通信的可能路径。鹏城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尤肖虎分享“空时互换原理与空时二维信道编码”,聚焦6G及智能通信前沿技术,探讨频谱优化与网络智能化。东南大学教授王江舟分享“AI大模型应用于语义通信”,围绕AI语义通信等前沿方向展开论述。

此外,本次大会特邀报告环节汇聚了国内通信领域的权威学者与行业领军人物,鹏城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石光明、长安大学校长李树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专家孙晨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冯志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曹先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天地一体化综合业务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盛敏、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艾渤、清华大学教授高飞飞等专家分别围绕6G通信前沿技术、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智能无线通信、量子信息传输、网络安全技术等核心议题作深度报告,共同探讨通信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创新路径与未来趋势,为行业技术突破与产学研融合提供前瞻性指引。

同期举办的专题论坛涵盖新型通信网络、智能无线通信、空天地与专网通信、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光通信与光网络、智能信息系统与产业应用、频谱资源与无线传输、智能信息处理与安全、青年学者及大学生信息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百余位专家围绕前沿技术、产业应用与未来趋势展开交流研讨。

中国电子学会 供稿

2025年通信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在无锡举办


8月15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与中国通信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通信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在江苏无锡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前沿理论、关键技术及产业应用展开研讨。大会主席陆建华、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曹学勤、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宋彤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大会特邀报告环节,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以“超融合网络架构研究与实践”为题,提出“云网一体、超融合生态系统”理念,破解网络统一性与多样性矛盾,为6G愿景实现提供新范式。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尹浩聚焦“物联网标准发展总体态势与问题挑战”,剖析技术碎片化、安全风险等痛点,呼吁构建统一开放的全球标准体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史生才分享“太赫兹望远镜与通信应用”,揭示太赫兹技术在通信领域的潜力,探索下一代超高速通信的可能路径。鹏城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尤肖虎分享“空时互换原理与空时二维信道编码”,聚焦6G及智能通信前沿技术,探讨频谱优化与网络智能化。东南大学教授王江舟分享“AI大模型应用于语义通信”,围绕AI语义通信等前沿方向展开论述。

此外,本次大会特邀报告环节汇聚了国内通信领域的权威学者与行业领军人物,鹏城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石光明、长安大学校长李树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专家孙晨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冯志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曹先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天地一体化综合业务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盛敏、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艾渤、清华大学教授高飞飞等专家分别围绕6G通信前沿技术、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智能无线通信、量子信息传输、网络安全技术等核心议题作深度报告,共同探讨通信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创新路径与未来趋势,为行业技术突破与产学研融合提供前瞻性指引。

同期举办的专题论坛涵盖新型通信网络、智能无线通信、空天地与专网通信、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光通信与光网络、智能信息系统与产业应用、频谱资源与无线传输、智能信息处理与安全、青年学者及大学生信息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百余位专家围绕前沿技术、产业应用与未来趋势展开交流研讨。

中国电子学会 供稿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2025年通信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在无锡举办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8-26 16:36

8月15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与中国通信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通信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在江苏无锡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前沿理论、关键技术及产业应用展开研讨。大会主席陆建华、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曹学勤、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宋彤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大会特邀报告环节,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以“超融合网络架构研究与实践”为题,提出“云网一体、超融合生态系统”理念,破解网络统一性与多样性矛盾,为6G愿景实现提供新范式。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尹浩聚焦“物联网标准发展总体态势与问题挑战”,剖析技术碎片化、安全风险等痛点,呼吁构建统一开放的全球标准体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史生才分享“太赫兹望远镜与通信应用”,揭示太赫兹技术在通信领域的潜力,探索下一代超高速通信的可能路径。鹏城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尤肖虎分享“空时互换原理与空时二维信道编码”,聚焦6G及智能通信前沿技术,探讨频谱优化与网络智能化。东南大学教授王江舟分享“AI大模型应用于语义通信”,围绕AI语义通信等前沿方向展开论述。

此外,本次大会特邀报告环节汇聚了国内通信领域的权威学者与行业领军人物,鹏城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石光明、长安大学校长李树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专家孙晨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冯志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曹先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天地一体化综合业务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盛敏、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艾渤、清华大学教授高飞飞等专家分别围绕6G通信前沿技术、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智能无线通信、量子信息传输、网络安全技术等核心议题作深度报告,共同探讨通信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创新路径与未来趋势,为行业技术突破与产学研融合提供前瞻性指引。

同期举办的专题论坛涵盖新型通信网络、智能无线通信、空天地与专网通信、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光通信与光网络、智能信息系统与产业应用、频谱资源与无线传输、智能信息处理与安全、青年学者及大学生信息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百余位专家围绕前沿技术、产业应用与未来趋势展开交流研讨。

中国电子学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