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主办,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仪器信息网)承办的全国第一届小微型光谱仪器及应用学术会议举办。逾300名参会代表齐聚北京,囊括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从事光谱仪器研发与应用的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小型光谱仪器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本次会议为期两日,共计安排了39场学术报告,1场新书首发仪式、1场新品发布会。
大会现场,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便携式光谱仪器及其应用》丛书首发仪式举行。丛书责任编辑,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与环境出版分社副社长傅聪智,作者代表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杨辉华,广东药科大学副研究员肖雪,无锡迅杰光远技术总监兰树明上台揭幕。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与环境出版分社副社长傅聪智为丛书首发仪式致辞。

为期两日的报告环节共有40余位来自光谱分析领域的专家进行报告分享。
特邀报告环节,四川大学教授段忆翔作“基于人眼安全的手持式LIBS光谱仪器的研发与应用”报告。西安石油大学/西北大学教授李华作“多模态光谱结合人工智能的含能材料快速表征技术及应用”报告。南开大学教授邵学广作“数据分析方法驱动的仪器设计”报告。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李福生作“小型智能化XRF分析仪器研制及产业化”报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少伟作“微型光谱探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报告。山东大学教授臧恒昌作“面向小型光谱仪器的云平台化数据处理与应用探索”报告。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朱亦鸣作“太赫兹微痕量检测技术”报告。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席广成作“准金属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发现和应用”报告。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许廷发作“面向生态环境的智能全光谱监测设备及应用”报告。江苏大学教授陈斌作“Al技术在近红外光谱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展望与对策”报告。中山大学教授余向阳作“毫米级行程MEMS-FT微型傅里叶光谱仪的研发”报告。
此外,组委会设置了各类小微型光谱技术口头报告,近30位专家及仪器厂商代表分享了各自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本届会议也为青年才俊搭建了学术展示平台,鼓励青年学者积极交流创新思想,分享其最新的研究成果。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供稿
10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主办,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仪器信息网)承办的全国第一届小微型光谱仪器及应用学术会议举办。逾300名参会代表齐聚北京,囊括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从事光谱仪器研发与应用的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小型光谱仪器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本次会议为期两日,共计安排了39场学术报告,1场新书首发仪式、1场新品发布会。
大会现场,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便携式光谱仪器及其应用》丛书首发仪式举行。丛书责任编辑,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与环境出版分社副社长傅聪智,作者代表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杨辉华,广东药科大学副研究员肖雪,无锡迅杰光远技术总监兰树明上台揭幕。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与环境出版分社副社长傅聪智为丛书首发仪式致辞。

为期两日的报告环节共有40余位来自光谱分析领域的专家进行报告分享。
特邀报告环节,四川大学教授段忆翔作“基于人眼安全的手持式LIBS光谱仪器的研发与应用”报告。西安石油大学/西北大学教授李华作“多模态光谱结合人工智能的含能材料快速表征技术及应用”报告。南开大学教授邵学广作“数据分析方法驱动的仪器设计”报告。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李福生作“小型智能化XRF分析仪器研制及产业化”报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少伟作“微型光谱探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报告。山东大学教授臧恒昌作“面向小型光谱仪器的云平台化数据处理与应用探索”报告。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朱亦鸣作“太赫兹微痕量检测技术”报告。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席广成作“准金属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发现和应用”报告。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许廷发作“面向生态环境的智能全光谱监测设备及应用”报告。江苏大学教授陈斌作“Al技术在近红外光谱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展望与对策”报告。中山大学教授余向阳作“毫米级行程MEMS-FT微型傅里叶光谱仪的研发”报告。
此外,组委会设置了各类小微型光谱技术口头报告,近30位专家及仪器厂商代表分享了各自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本届会议也为青年才俊搭建了学术展示平台,鼓励青年学者积极交流创新思想,分享其最新的研究成果。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