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学会动态 > 正文

超声医学高端科研及医疗装备研讨活动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 2025-10-30 10:56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10月26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声学仪器专业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感知学院、长三角国创中心先进超声技术研究所联合协办的超声医学高端科研及医疗装备研讨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近30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一线专家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

image001.png

主旨报告环节,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万明习以“经颅超声脑血管成像与高效诊疗”为题,分享了相关研究成果,强调研究脑小血管成像对于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并探讨跨尺度脑血管网络与血流动力学的动态测量技术体系。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作“迈向极微观极宏观的超声学”报告,结合科研经历阐述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医学前沿的创新不能仅依赖医生,更应依靠科学前沿研究,并强调超声的重要性,提出要发展极微观极宏观超声学。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长聘教授罗建文以“超声微血管成像方法与应用研究”为题,介绍超声微血流成像结合人工智能新技术在早产和颈椎疾病诊断中取得的进展,探讨了超分辨率超声成像面临的计算问题,分享解决思路。

自由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围绕高端超声装备技术发展变革、换能器工艺制备技术、重要部件国产化面临的关键技术瓶颈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结合研究专长发表各自见解。其中,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陈昕从自身研究背景出发,探讨了目前实验室样机产品化到临床应用面临的问题,提出超声成像技术发展的建议。江雪教授分享了自己从物理声学转向医学超声学的科研经历和体会,指出医学超声问题的复杂性,提出物理与医学超声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邱维宝介绍了国产超声医疗设备及器件研发现状,通过对比国内外技术工艺水平,充分肯定近年国产高端超声设备研发取得的突出成果,并探讨高端装备创新与市场推广问题。

大家一致认为,当前我国超声医学高端科研及医疗装备领域面临“如何突破高性能关键器件制备”“如何实现高效能装备临床应用”等挑战。为推动我国超声医学技术装备发展、促进临床应用,必须进一步健全仪器科学、声学、医学、材料科学、光学、数学等领域的多部门协同、多学科交叉、多平台联动的一体化机制,加强高校、研究院所、医疗机构、企业的密切合作和专项计划支持,为突破技术瓶颈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供稿

超声医学高端科研及医疗装备研讨活动在京举办


10月26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声学仪器专业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感知学院、长三角国创中心先进超声技术研究所联合协办的超声医学高端科研及医疗装备研讨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近30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一线专家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

image001.png

主旨报告环节,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万明习以“经颅超声脑血管成像与高效诊疗”为题,分享了相关研究成果,强调研究脑小血管成像对于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并探讨跨尺度脑血管网络与血流动力学的动态测量技术体系。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作“迈向极微观极宏观的超声学”报告,结合科研经历阐述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医学前沿的创新不能仅依赖医生,更应依靠科学前沿研究,并强调超声的重要性,提出要发展极微观极宏观超声学。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长聘教授罗建文以“超声微血管成像方法与应用研究”为题,介绍超声微血流成像结合人工智能新技术在早产和颈椎疾病诊断中取得的进展,探讨了超分辨率超声成像面临的计算问题,分享解决思路。

自由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围绕高端超声装备技术发展变革、换能器工艺制备技术、重要部件国产化面临的关键技术瓶颈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结合研究专长发表各自见解。其中,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陈昕从自身研究背景出发,探讨了目前实验室样机产品化到临床应用面临的问题,提出超声成像技术发展的建议。江雪教授分享了自己从物理声学转向医学超声学的科研经历和体会,指出医学超声问题的复杂性,提出物理与医学超声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邱维宝介绍了国产超声医疗设备及器件研发现状,通过对比国内外技术工艺水平,充分肯定近年国产高端超声设备研发取得的突出成果,并探讨高端装备创新与市场推广问题。

大家一致认为,当前我国超声医学高端科研及医疗装备领域面临“如何突破高性能关键器件制备”“如何实现高效能装备临床应用”等挑战。为推动我国超声医学技术装备发展、促进临床应用,必须进一步健全仪器科学、声学、医学、材料科学、光学、数学等领域的多部门协同、多学科交叉、多平台联动的一体化机制,加强高校、研究院所、医疗机构、企业的密切合作和专项计划支持,为突破技术瓶颈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供稿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超声医学高端科研及医疗装备研讨活动在京举办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10-30 10:56

10月26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声学仪器专业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感知学院、长三角国创中心先进超声技术研究所联合协办的超声医学高端科研及医疗装备研讨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近30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一线专家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

image001.png

主旨报告环节,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万明习以“经颅超声脑血管成像与高效诊疗”为题,分享了相关研究成果,强调研究脑小血管成像对于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并探讨跨尺度脑血管网络与血流动力学的动态测量技术体系。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作“迈向极微观极宏观的超声学”报告,结合科研经历阐述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医学前沿的创新不能仅依赖医生,更应依靠科学前沿研究,并强调超声的重要性,提出要发展极微观极宏观超声学。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长聘教授罗建文以“超声微血管成像方法与应用研究”为题,介绍超声微血流成像结合人工智能新技术在早产和颈椎疾病诊断中取得的进展,探讨了超分辨率超声成像面临的计算问题,分享解决思路。

自由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围绕高端超声装备技术发展变革、换能器工艺制备技术、重要部件国产化面临的关键技术瓶颈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结合研究专长发表各自见解。其中,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陈昕从自身研究背景出发,探讨了目前实验室样机产品化到临床应用面临的问题,提出超声成像技术发展的建议。江雪教授分享了自己从物理声学转向医学超声学的科研经历和体会,指出医学超声问题的复杂性,提出物理与医学超声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邱维宝介绍了国产超声医疗设备及器件研发现状,通过对比国内外技术工艺水平,充分肯定近年国产高端超声设备研发取得的突出成果,并探讨高端装备创新与市场推广问题。

大家一致认为,当前我国超声医学高端科研及医疗装备领域面临“如何突破高性能关键器件制备”“如何实现高效能装备临床应用”等挑战。为推动我国超声医学技术装备发展、促进临床应用,必须进一步健全仪器科学、声学、医学、材料科学、光学、数学等领域的多部门协同、多学科交叉、多平台联动的一体化机制,加强高校、研究院所、医疗机构、企业的密切合作和专项计划支持,为突破技术瓶颈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