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学会动态 > 正文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举办

发布时间: 2025-09-23 09:35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福建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联合承办,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及康复医院协办,以 “传承・创新・融合・引领” 为主题,设置 1 个主论坛与 6 个分论坛。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共201家教育、科研、临床机构的650余位专家、代表参会,共同探讨中医内科学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发展方向。全国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灿东,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陈俊峰,福建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中医药管理一处处长钱新春,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林生等出席开幕式。

主旨报告环节,多位专家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宝贵临床经验,为中医药发展带来启示。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分会终身名誉主任委员王永炎为年会亲笔手写祝词。国医大师、内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张伯礼的线上主旨报告围绕“传承”与“创新”两大核心关键词展开论述,提出“传承是根基,务必固本培元;创新是动力,重在守正出新”的观点。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王新陆在线上作题为“浅谈仲景方临床应用”的报告。国医大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名誉院长杨春波在线上作“谈中医脾胃及其疑难病的治验”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孙塑伦作“经典名方(药)临床应用体会”报告;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所长李梢作“AI与中医药创新研发”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谢恬作“中西医结合‘分子配伍’理论研发现代中药——无氮氧成药新范式突破”报告;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建生作“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危险窗的临床研究转化”报告;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李灿东作“从临床谈中医四诊”报告。

6个分论坛,覆盖中医内科学多个重点领域。重大疾病论坛围绕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及药理机制展开,内容涵盖中医药理论、临床、机制等;传承经验论坛聚焦肾系、呼吸、心血管、头痛等疾病的临床诊治传承创新,专家们分享诊疗经验的传承心得与现代创新实践,促进传统诊疗经验与现代医学技术的融合;临床研究方法论坛聚焦中医药标准化方法、临床研究关键方法学、重大疾病循证医学思维和评价以及人工智能赋能医学科研等领域,探讨前沿研究方法与技术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助力提升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罕见病论坛围绕神经免疫疾病、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及罕见病中医临床辨治思维等内容展开,为罕见病的中医诊疗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青年学者论坛(中医内科特色疑难病例讨论会)针对临床多发病、疑难病的中西医病因病机、诊疗思维进行汇报,点评专家结合自身诊疗思路与临床经验进行专业点评,为青年学者搭建了展示成果、交流学习的平台;研究生学术论坛则通过学术分享与互动交流,启迪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建立与成熟,为中医药学科储备青年科研人才。

中华中医药学会 供稿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举办


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福建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联合承办,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及康复医院协办,以 “传承・创新・融合・引领” 为主题,设置 1 个主论坛与 6 个分论坛。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共201家教育、科研、临床机构的650余位专家、代表参会,共同探讨中医内科学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发展方向。全国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灿东,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陈俊峰,福建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中医药管理一处处长钱新春,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林生等出席开幕式。

主旨报告环节,多位专家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宝贵临床经验,为中医药发展带来启示。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分会终身名誉主任委员王永炎为年会亲笔手写祝词。国医大师、内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张伯礼的线上主旨报告围绕“传承”与“创新”两大核心关键词展开论述,提出“传承是根基,务必固本培元;创新是动力,重在守正出新”的观点。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王新陆在线上作题为“浅谈仲景方临床应用”的报告。国医大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名誉院长杨春波在线上作“谈中医脾胃及其疑难病的治验”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孙塑伦作“经典名方(药)临床应用体会”报告;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所长李梢作“AI与中医药创新研发”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谢恬作“中西医结合‘分子配伍’理论研发现代中药——无氮氧成药新范式突破”报告;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建生作“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危险窗的临床研究转化”报告;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李灿东作“从临床谈中医四诊”报告。

6个分论坛,覆盖中医内科学多个重点领域。重大疾病论坛围绕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及药理机制展开,内容涵盖中医药理论、临床、机制等;传承经验论坛聚焦肾系、呼吸、心血管、头痛等疾病的临床诊治传承创新,专家们分享诊疗经验的传承心得与现代创新实践,促进传统诊疗经验与现代医学技术的融合;临床研究方法论坛聚焦中医药标准化方法、临床研究关键方法学、重大疾病循证医学思维和评价以及人工智能赋能医学科研等领域,探讨前沿研究方法与技术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助力提升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罕见病论坛围绕神经免疫疾病、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及罕见病中医临床辨治思维等内容展开,为罕见病的中医诊疗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青年学者论坛(中医内科特色疑难病例讨论会)针对临床多发病、疑难病的中西医病因病机、诊疗思维进行汇报,点评专家结合自身诊疗思路与临床经验进行专业点评,为青年学者搭建了展示成果、交流学习的平台;研究生学术论坛则通过学术分享与互动交流,启迪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建立与成熟,为中医药学科储备青年科研人才。

中华中医药学会 供稿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举办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9-23 09:35

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福建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联合承办,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及康复医院协办,以 “传承・创新・融合・引领” 为主题,设置 1 个主论坛与 6 个分论坛。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共201家教育、科研、临床机构的650余位专家、代表参会,共同探讨中医内科学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发展方向。全国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灿东,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陈俊峰,福建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中医药管理一处处长钱新春,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林生等出席开幕式。

主旨报告环节,多位专家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宝贵临床经验,为中医药发展带来启示。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分会终身名誉主任委员王永炎为年会亲笔手写祝词。国医大师、内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张伯礼的线上主旨报告围绕“传承”与“创新”两大核心关键词展开论述,提出“传承是根基,务必固本培元;创新是动力,重在守正出新”的观点。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王新陆在线上作题为“浅谈仲景方临床应用”的报告。国医大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名誉院长杨春波在线上作“谈中医脾胃及其疑难病的治验”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孙塑伦作“经典名方(药)临床应用体会”报告;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所长李梢作“AI与中医药创新研发”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谢恬作“中西医结合‘分子配伍’理论研发现代中药——无氮氧成药新范式突破”报告;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建生作“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危险窗的临床研究转化”报告;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李灿东作“从临床谈中医四诊”报告。

6个分论坛,覆盖中医内科学多个重点领域。重大疾病论坛围绕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及药理机制展开,内容涵盖中医药理论、临床、机制等;传承经验论坛聚焦肾系、呼吸、心血管、头痛等疾病的临床诊治传承创新,专家们分享诊疗经验的传承心得与现代创新实践,促进传统诊疗经验与现代医学技术的融合;临床研究方法论坛聚焦中医药标准化方法、临床研究关键方法学、重大疾病循证医学思维和评价以及人工智能赋能医学科研等领域,探讨前沿研究方法与技术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助力提升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罕见病论坛围绕神经免疫疾病、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及罕见病中医临床辨治思维等内容展开,为罕见病的中医诊疗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青年学者论坛(中医内科特色疑难病例讨论会)针对临床多发病、疑难病的中西医病因病机、诊疗思维进行汇报,点评专家结合自身诊疗思路与临床经验进行专业点评,为青年学者搭建了展示成果、交流学习的平台;研究生学术论坛则通过学术分享与互动交流,启迪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建立与成熟,为中医药学科储备青年科研人才。

中华中医药学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