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协要闻 > 正文

2025年第八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聚焦
芯片筑基:后摩尔时代的技术突破

发布时间: 2025-10-27 19:06 来源: 中国科技会堂

10月25日,由中国科协举办的2025年第八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在京举行。本期论坛以“芯片筑基:后摩尔时代的技术突破”为主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罗毅,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工业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刘胜作主讲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院技术首席赵元富,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霍宗亮参加主旨交流。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中央企业200余位领导干部出席论坛。

罗毅以“半导体芯片是人工智能的基础”为题,详细探讨了微电子芯片架构、光电子芯片的新计算范式等内容,强调二者深度融合的发展情况。刘胜以“芯片异质异构集成与封装制造”为题,围绕异质异构集成技术路径及相关制造工艺、产业布局、产业规模等方面作了阐释。在对话环节,与会专家们围绕芯片产业的技术突破、产业链发展、人才培养等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中国科技会堂论坛持续关注全球科技前沿和新一轮产业变革热点,坚持“四个面向”,突出前沿性、引领性、开放性,着力搭建顶尖科学家与领导干部的交流平台。至今已连续举办52期。

中国科技会堂 供稿

2025年第八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聚焦 芯片筑基:后摩尔时代的技术突破


10月25日,由中国科协举办的2025年第八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在京举行。本期论坛以“芯片筑基:后摩尔时代的技术突破”为主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罗毅,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工业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刘胜作主讲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院技术首席赵元富,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霍宗亮参加主旨交流。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中央企业200余位领导干部出席论坛。

罗毅以“半导体芯片是人工智能的基础”为题,详细探讨了微电子芯片架构、光电子芯片的新计算范式等内容,强调二者深度融合的发展情况。刘胜以“芯片异质异构集成与封装制造”为题,围绕异质异构集成技术路径及相关制造工艺、产业布局、产业规模等方面作了阐释。在对话环节,与会专家们围绕芯片产业的技术突破、产业链发展、人才培养等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中国科技会堂论坛持续关注全球科技前沿和新一轮产业变革热点,坚持“四个面向”,突出前沿性、引领性、开放性,着力搭建顶尖科学家与领导干部的交流平台。至今已连续举办52期。

中国科技会堂 供稿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2025年第八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聚焦 芯片筑基:后摩尔时代的技术突破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10-27 19:06

10月25日,由中国科协举办的2025年第八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在京举行。本期论坛以“芯片筑基:后摩尔时代的技术突破”为主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罗毅,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工业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刘胜作主讲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院技术首席赵元富,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霍宗亮参加主旨交流。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中央企业200余位领导干部出席论坛。

罗毅以“半导体芯片是人工智能的基础”为题,详细探讨了微电子芯片架构、光电子芯片的新计算范式等内容,强调二者深度融合的发展情况。刘胜以“芯片异质异构集成与封装制造”为题,围绕异质异构集成技术路径及相关制造工艺、产业布局、产业规模等方面作了阐释。在对话环节,与会专家们围绕芯片产业的技术突破、产业链发展、人才培养等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中国科技会堂论坛持续关注全球科技前沿和新一轮产业变革热点,坚持“四个面向”,突出前沿性、引领性、开放性,着力搭建顶尖科学家与领导干部的交流平台。至今已连续举办52期。

中国科技会堂 供稿